
引言
書法是表現漢字型態的藝術,而漢字本身就是一種溝通媒介,它的字體型態由甲骨文開始演變,有超過3000年的歷史;從篆書到隸書,之後再演變為草書、行書以至楷書, 我們今天日常使用的正體文字楷書,其實是從晉朝 (公元266-420) 開始已經被認定為官方文字,那麼經歷了超過1600年的歲月,日後還會演變嗎?無人知曉。但肯定的是書法藝術還是會不斷進行無聲變革的。
五阿魯故事美術館內介紹歷代的書跡,現今街頭出現的墨寶,以及日本的書法墨跡,希望可以引發瀏覽者對此獨特藝術產生興趣,為大家提供一個從容優雅的文字空間,能在灰暗的世界裡,帶來一點墨彩;能在繽紛的世界裡,闢出一個閑靜角度。
隨心欣賞
墨跡作品多如沙數,其背景、特色及風格各異,那些是好的藝術品?為何我們遇見一些所謂「價值連城」的作品時也會無動於衷,是鑑賞能力不足嗎?既然覺得自己「不懂」,於是在「欣賞」作品時,每每先關注書家的知名度或者標示價格,而置本身的審美眼光於度外。
對眼前的作品能否產生共鳴,乃建基於書家與賞眾彼此的審美觀與世界觀,應可屏除任何既定觀念。因此,我們寄望每位觀眾只需抱著自由開放的欣賞心態,走進我們的美術館,享受一個毫無負擔的藝術之旅。館內的展品也會作不定期的更換,彌補掛一漏萬之況。
惟取材資源所限,錯誤遺留,在所難免,敬請見諒。亦歡迎願意分享其見解的同好提出意見交流。